從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作出《關于治理淮河的決定》至今,已過去整整70年。
淮河,它沒有長江與黃河的“名聲”,但有兩個特別的頭銜:最難治理的河流、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條全面系統治理的大河。
為什么說淮河難治呢?
第一難:災害預防難。淮河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地帶,氣象條件復雜,災害性天氣發生頻率高。
第二難:洪水下泄難。地勢“兩頭翹、中間洼”,淮河長約1000公里,總落差只有200米,洪澤湖中渡以下150公里的下游,落差只有6米。中下游洪水下泄十分緩慢。
第三難:干流排水難。人口眾多,洪水滯蓄場所曾被侵占,干流排水壓力增加。
“大雨大災,小雨小災,無雨旱災”。新中國成立以來,據不完全統計,淮河流域發生過10余次較大洪澇災害,發生較大旱災的年份也達到了10余次。
然而,淮河流域又以全國九分之一的人口、十分之一的耕地,貢獻著全國六分之一的糧食產量和四分之一的商品糧。
70年來,淮河治理取得顯著成效,防洪體系越來越完善,防汛抗洪、防災減災能力不斷提高。
治淮伊始,就確定“蓄泄兼籌”的方針——上游建水庫攔蓄洪水,中游利用湖泊洼地、行蓄洪區攔蓄洪水并整治河道承泄洪水,下游擴大入江入海泄洪能力
這是衛星拍攝的出山店水庫。今年汛期,出山店水庫首次亮相攔蓄洪水,參與防洪。淮河流域已建成水庫多達6300多座,總庫容329億立方米。
今年汛期,蒙洼蓄洪區再次承擔使命蓄水分洪。70年來,這里13個年份共蓄洪16次。淮河27處行蓄洪區就像一個個“水口袋”,主動進水,降低干流水位。
這是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,堪稱淮河上的“三峽工程”和“小浪底工程”,使淮河中游防洪標準提高到100年一遇。
這是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,800多年不曾入海的淮河終于擁抱大海,洪澤湖防洪標準也提高到100年一遇。
淮河流域防御洪水,從曾經的人海防守戰術,逐步轉變到采用“攔、蓄、泄、行、分、排”等多種手段從容應對。
智能化監測、指揮、決策系統等也在不斷完善,每6分鐘報告一次流域重要控制站點水文信息,為科學調度提供了判斷依據。
此同時,將人從不安全住所遷出也是淮河流域這些年干的一件大事。
2003年以來,沿淮河南、安徽、江蘇等地開展了行蓄洪區及淮干灘區居民遷建,逐步將“水口袋”里的87萬余人搬至安全地區,還行蓄洪區該有的生態功能。
無一人因洪水傷亡,主要堤防未出現重大險情——這是今年淮河流域防汛抗洪交出的“高分答卷”:70年治淮,已經從“工程防洪”走向“資源水利”,并邁向“生態水利”。淠史杭灌區、引江濟淮等調水、引水工程建設由此而生。
引江濟淮工程溝通長江、淮河兩大水系,以城鄉供水和發展江淮航運為主要任務,兼顧農業灌溉補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態環境、排澇等功能,供水范圍涉及安徽、河南兩省55縣(市、區)。
如今,漫步在淮河兩岸,三步一景、五步一畫,逐夢人與自然和諧相處。
70年來,集中開展五輪淮河治理總投入9000多億元,直接經濟效益達4.7萬億元。
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除害興利、造福于民。
新的夢想正在“最難治理的河流”上流淌。